3月初我們參加了華碩的筆記本電腦發布會,這次發布會華碩更新了今年全系列的筆電產品,其中在傳統筆電方面兩款新 ZenBook 亮相,分別是定位輕薄主流的U305和強調高性能同時也兼顧便攜的UX501——這其實也是目前筆電用戶的兩大類需求。
更重要的是,目前仍在快速推進研發傳統PC 的廠商越來越少,基本上在蘋果之外,連願意為這樣的生產工具做大型發布會的廠商都屈指可數,總之這不是件討巧的事情,華碩的堅持仍然在為PC 市場帶來更多更新的選擇——要知道哪怕蘋果仍然是光環籠罩,但在市場,Windows 的份額仍然超過97%,好的PC 仍然能給主流用戶帶來巨大便利的。最近這兩部新筆電都來到實驗室編輯部,接下來我們先說說其中的U305。

相關訊息: U305在國內上市的幾個配置版本可以在華碩官網看到。另外產品完整型號為U305FA,本文統一稱“U305”。
超輕超薄,但同時接口齊全
定位輕薄但同時強調主流的性能,這似乎在英特爾推出低頻低壓處理器方案Core M 之後進一步成為可能,蘋果的12 英寸 MacBook 發布會讓更多人知道了這套方案所能達到的程度——事實上同樣採用Core M 處理器的U305 的發布會比蘋果的還要早10 個鐘頭呢。總之在新方案的支持下,U305 採用全鋁合金材質,配置了13.3 英寸的屏幕,最高分辨率到3200 x 1800 像素(我們拿到的這台是中配版,分辨率1080p),但同時它的整機重量做到了1.2kg,最厚的地方不過1.23cm,這些數字在市面上都相當搶眼。
▲外包裝。
▲打開之後還有內包裝,內包裝揭開裡面的全套物件包括本子、電源、USB 轉LAN 的轉接頭、用來捆電源線的魔術貼(左下角那個條形的。雖然電源線上其實本身也有綁帶)、內膽包、屏幕布以及必要的文本資料。
你看看這裡面小細節還不少,首先內膽包絕對實用;雖然現在直接用寬帶口插筆記本的時候越來越少,但USB 轉LAN 的轉接頭有總比沒有好;另外像螢幕布這種東西成本雖然不高,但出現在箱子裡面多少讓人覺得暖心。
▲這算是出差時帶一套,都做到很小。電源和線材一體化。
▲軟包會為用戶省出一點開支(主要是省事,不需要專門再去配),裝好後直接放任何包裡面,不需要追求專門帶電腦倉的電腦包。牛津布材質,內襯是絨布,緩衝性能一般,但日常夠用,畢竟即便裝了軟包也不會沒事把電腦往地下扔,日常防滑防磨,裝包裡面不和其它東西碰撞劃拉才是最主要的用途。
▲外殼的拉絲工藝很顯眼,也是華碩本子的特色。底下突出的兩個小點是螢幕面板底下的兩個小突起,在開蓋之後會成為電腦支架。
▲背面相當清爽,沒有風扇的好處從這邊開始逐漸體現。
▲背面的腳墊和揚聲器細節。揚聲器出現在背面兩翼,因為帶有向上的弧度,使用時不會因為放置在檯面上造成聲音異常(剛拿到的時候有些擔心)。另外U305 帶Bang & Olufsen ICEpower 音效系統的認證,外放效果還是有保障的。



▲開蓋,直接開機看看吧。
我們手上這台U305 用的是霧面屏,這是幹活兒的好選擇,鏡面屏在各種光線下的反光還是經常會讓我們困擾。另外U305 屏幕頂部除了前置攝像頭還有光線感應器,可以根據外部光線狀況來調節屏幕亮度,在亮的環境加亮屏幕,確保看得清屏幕。
▲螢幕頂部的攝像頭和環境光感應器。
▲鍵盤區上的標貼,註明了Core M 家族的身份。
▲鍵盤區右側 B&O 認證的標註。
▲觸摸板。分左右鍵,觸摸區域兩點識別(縮放、雙指卷屏等操作)。
▲鍵盤區左上角的麥克風位置。
▲開機鍵做到了鍵盤區裡面,帶有白色指示燈。
▲左側接口,兩個USB 3.0 和一個SD 卡槽。
▲右側,電源指示燈和充電指示燈、3.5mm 耳麥孔、HDMI、USB 3.0(這邊支持關機給移動設備充電)和電源插孔各一。
▲插上電源的話,充電的紅燈亮,充滿之後變綠燈。
▲螢幕面板底下的兩個小突起,開蓋之後取代底部靠近轉軸的兩個腳墊成為電腦支架,所以在正常使用時鍵盤帶一點向下的傾斜,對手感有好處。



▲最大的開蓋幅度差不多到130 度。轉軸很順但每個角度也都很穩定。

沒有風扇的設計除了讓我們在使用時不會聽到風扇噪音,它也確實對產品外觀設計起到了正面作用,現在的本子顯得規整了很多,背面和正面一樣簡單乾淨,側面則有足夠的空間留給各種插槽插孔。相信不少人是從老款本子或者台式機的階段走過來的,感受會很明顯,除了風扇開動的噪音,大量的散熱柵欄的設計本身就讓人頭痛,另外風扇工作還是電腦積灰的重要原因,現在這些問題都沒有了。
▲浮島鍵盤,鍵程很長,反應也很俐落。
就U305 本身來說,全鋁合金材質加上出色的工藝,帶來夠好的質感和触感,尤其面板棱邊的打磨都非常到位。除了齊全的接口保證連接性和實用性,鍵盤手感是我們對U305 好印象的另一個部分——這也同樣是纖薄本不好搞的部分——U305 按鍵面積夠大且鍵程很好,是很容易願意讓人多打字的鍵盤。
介於12 和13 英寸的MacBook(Air)之間,但價格優勢相當明顯

好了,說說和蘋果的比較吧,因為同為Core M 方案實現無風扇設計,U305 會很自然被拿到和12 英寸新MacBook 做比較,而我們覺得不妨也把13 英寸的現款MacBook Air 拉進來,U305 的配置其實介於這兩款產品之間,除開系統的區別,這樣三台機器之間的選擇可能會擺在一些消費者的面前。
▲合蓋的正面。目前我們手上沒有12 英寸的新MacBook,圖片都是U305 和13 英寸MacBook Air 在一起。
▲正面看上去MacBook Air 有設計上的討巧,不過側面來看U305 的厚度更有優勢,13 英寸MacBook Air 厚度是1.7cm,U305 是1.23cm,即便是以纖小著稱的12 英寸MacBook 厚度也要1.31 cm,U305 在厚度上勝出蘋果兩款。

重量的話,U305 是1.2kg,仍然比13 英寸的MacBook Air(1.35kg)要輕,當然12 英寸MacBook 做得更極致,0.92kg,不過畢竟螢幕小了一些。同時相比螢幕而言更讓我們在意的是連接性,12 英寸MacBook 在3.5mm 插孔之外只有一個多合一端口是非常先鋒的設計,對用戶的使用習慣存在挑戰,而U305 在輕薄的同時端口比MacBook Air 還要豐富,沒有用戶會拒絕這樣的兩全其美。
▲開蓋,這個角度U305 整體都要小一圈,數據來看,13 英寸MacBook Air 是32.5 x 22.7 x 1.7cm,U305 是32.4 x 22.6 x 1.23cm,嗯,相當有針對性呢。另外MacBook Air 開蓋幅度比U305 大一點點,不過實際使用當中的意義可以忽略不計。
螢幕的話,12 英寸MacBook 升級到視網膜確實讓人過目難忘(2304 x 1440 像素分辨率),不過頂配U305 做到了3200 x 1800 像素已經超過了前者,即便是我們手上的中配U305,它的全高清分辨率也超過現款MacBook Air 的1440 x 900 像素,在螢幕數據這個部分“Retina”的名號已經不再是殺手鐧。

那麼,除開系統這種層面的區別,單純從配置和系統之外的上手體驗來說,U305 和這兩款蘋果的輕薄本子還是有得一比的。和12 英寸的MacBook 相比U305 接口齊全優勢太明顯,鍵盤手感個人覺得好一些(蘋果新鍵盤真是需要好好適應一下),顯示屏有更好的配置,內存和SSD 都有同標準的選擇,只是在重量上重個280g,難怪華碩本身也希望強調和12 英寸MacBook 的比較呢。

至於和13 英寸MacBook Air 相比,U305 基本只差在處理器上,畢竟方案不同(MacBook Air 的絕對性能優勢還是很明顯的,Core M 方案主要還是定位移動輕度辦公而非重度的圖像視頻處理了),而其它的話,只有觸摸板支持的多點觸控比蘋果的少,沒有鍵盤燈,除此之外全部小幅勝出。另外在電池方面,中配U305 在標稱9 小時以上的正常使用時間(連無線、簡單文檔以及40% 螢幕亮度。值得一提的是U305 螢幕的亮度很厲害),這和蘋果不相上下。
▲同樣是50% 亮度的螢幕,U305 真是很亮,所以即便給的是“低亮度下的標稱續航時間”,這個低亮度也是有實際意義的。
別忘了價格,我們前面做比較的這三款本子價格分別是5999 元、9288 元和8488 元(同為256GB SSD 和8GB 內存),U305 有優勢有不足,但價格便宜這麼多足夠彌補。當然華碩向來在價格上有優勢,這個不奇怪。
極致纖薄本也可以接口齊全和無所不能
當然,無論和誰比,適合自己、方便使用才是最重要的,更大更精細的螢幕、上手不需要學習成本、不需要添置更多的轉接頭就能夠連一些必要的設備,以及整體的方便易用,這是在U305 上我們能夠感受到的內容。Core M 確實給行業帶來了很大的改變,它讓12 英寸MacBook 這樣的產品成為現實,不過即便這樣,我們仍然可以在追求極致纖薄的基礎上擁有全能的接口乃至無所不能的整體表現——畢竟對於更主流、更大眾的普通用戶來說,處理器如何如何遠沒有“為什麼這個U 盤沒地方插”的感受來得直接。

▲官方強調和Core i 系列的優勢。當然全面普及的固態硬碟對於體驗的提高也很重要。
▲華碩的雲端服務很低調,功能不花俏,很實在。
某種程度上說,業界對Core M 的定位進行了誇張的表述,它確實不是桌面PC 級的處理器,但也並不差,筆電用戶日常絕大多數的使用已經完全夠用,真的要重度玩遊戲或者剪視頻也不應該選U305(對,應該選台式機或者我們後面會帶來的華碩UX501),U305 作為主力機不僅沒問題,而且完全能成為效率工具。而從整個市場來說,我們更願意把U305 看作是一個標杆,對於極致纖薄筆電來說,它完全可以做到這個全能的程度。

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如有版權使用疑慮煩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