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極簡風潮」方興未艾,無論在日本的「斷捨離」,或是歐美的極簡挑戰。極簡的居家,少了囤積的雜物感,如畫廊般通透明亮, 【美.Talk】透過留白,揮灑自如。

在Netflix 上看了一個很有趣的紀錄片,訪問過著極簡生活的人們,而導演紀錄片的 Joshua 和Ryan ,也是「The minimalism」的倡導者。他們把極簡落實得相當極致:對生活樣貌有精準的想像,明確知道自己所需的生活物品和服飾,有限的東西都是自己喜歡且經常使用,沒有囤積,沒有衝動購物,物質需求很低調,而生活理想卻容易執行。

影片中,我們還看到在網路上引起仿效的< Project 33>, 選擇出了33樣衣鞋配件來滿足一整年所需的穿搭。Courtney從限縮的選擇認清自己的穿衣風格,不再盲從購物,也有更多的時間過有品質的生活。

嫑嫑der極簡生活從表面看來的確是簡化物質需求,而進一步想,這是在鼓吹擁有更多物質來得到更多快樂的消費時代中,選擇一種平靜恆常的生活方式,極簡的態度是一種歸零的拉力;讓我們隨時檢視自己,了解真正的滿足,許多時候都是不假外求。

而我在想,把極簡哲學運用在兩性關係上,能不能帶來某種程度的篤定和滿足? 對於還在追尋的人,我們是不是真的清楚自己想要的愛情樣貌? 如果做出了選擇,對方令我們欣賞的優點特質是否能歷久彌新? 處於兩性關係的我們,能否在兩人相處的日常中,隨時知足珍惜?

我注意到這些崇尚極簡的人所描述自己的生活和物品,總是有非常細膩的視角,他們對日常細節的詮釋,都是和生活認真交流的 【美.Talk】。

「我很喜歡這個瓷杯,當我握著設計精巧的把手,輕巧光透質感,讓每天早晨的第一杯咖啡都充滿雅致,總覺得可以多些餘裕來開啟繁忙的一天。」

「輕柔的質地,極高的潤澤,簡單卻多效的保濕產品,不需要瓶瓶罐罐的,成為我每天都很期待的美容儀式。」

同樣的造句練習運用在兩性相處上,在看似無趣的尋常中,感受彼此情感的肌理。

「 夏夜涼風的晚上,一起倒完垃圾,在附近散散步的感覺很舒服。」

「有時收到他的訊息,問我東西放在哪裡,心裡覺得又氣又好笑,但覺得自己打理了他的起居,能夠照顧對方,心裡總有踏實的感覺。」

當我們除去紛擾的外在雜音:外界各種期許、由別人的眼光編織卻不適合自己的生活、比較心作祟下產生的焦慮,重新珍視和另一半相處的日常點滴,細微的平常便成為凝聚彼此的向心力。

嫑嫑der極簡生活,延伸到愛情的領域,同樣都是來自對生活樣貌的自信自在,我們很清楚自己想要甚麼,也清楚知道如何選擇:無論物質或是另一半,並能夠時常善用物質和珍惜對方,為生活帶來滿足。

文章授權:美.Talk


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如有版權使用疑慮煩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