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ululemon 2025 秋冬最新外套系列發表!KAZUHA、《體能之巔》阿莫帝演繹冬日動感時尚造型!
加拿大專業運動服飾品牌 lululemon 於今秋推出最新企劃「暖意隨身,活力隨行」,展現融合時尚、暖意與自在律動的外套系列。這次企劃特邀品牌大使兼超人氣女團 LE SSERAFIM 成員 KAZUHA,與即將於 Netflix 節目《體能 ...2025-10-13 更新 -
2025 香港海洋公園「哈囉喂全園祭」打造驚悚萬聖樂園|亮點、票價、限定開放時間⋯一次看!
今年萬聖節大家打算到哪裡過呢?若是你想要在萬聖節感受最恐怖、懸疑氣氛的話,香港海洋公園是你很好的選擇!今年(2025)香港海洋公園「哈囉喂全園祭 2025」正式開箱解放頑魂,即日起至 2025 年 11 月 2 日期間的指定日期,香港海洋公 ...2025-10-13 -
全台首家韓式馬鈴薯排骨火鍋「Uncle-K」插旗台中!必點、菜單、優惠⋯一次看!
全台首家正宗馬鈴薯排骨火鍋專門店「Uncle-K 馬鈴薯排骨火鍋」正式宣布進軍中台灣,於美食一級戰區台中公益路盛大開幕!Uncle-K自2022 年底在台北展店以來,以台灣市場少見的正統馬鈴薯排骨湯美味聞名,一年賣出的排骨就能堆疊出3座台北 ...2025-10-09 -
Instagram 負責人親自破解都市傳說!表示:「我們並沒有在竊聽你手機的麥克風。」
在網路科技發達的現代,有一個都市傳說應該一直困擾著許多人,那就是我們如果與朋友們討論一些商品或品牌,手機就會開始出現相關的內容以及產品的廣告,就好像我們講話被竊聽了一樣,而系統也就自行推播了相關產品給我們,藉此運用科技賺取金錢。雖然這個問題 ...2025-10-02 -
二本松涮涮屋推帝王蟹五吃奢華饗宴,菜單、價格、訂位⋯一次看!
夜幕低垂,燈影映照著木質調的靜謐空間,台北頂奢鍋物「二本松涮涮屋 本館」緩緩揭開一場專屬於味蕾的儀式感。帝王蟹的鮮甜、和牛的細膩油花,在翻滾的湯底裡綻放,伴隨清酒微醺的香氣,將日式飲食文化的優雅融入每一次舉箸。這裡不只是火鍋店,更像是一場與 ...2025-09-25 -
嵩 sung ×《黑白大廚》林熙元打造「有形無界」味覺詩篇!TWICE 子瑜驚豔同款素食生魚片台灣也吃得到!
尊鴻餐飲集團旗下義式料理品牌 嵩 sung 攜手韓國頂尖料理藝術家、《黑白大廚》林熙元主廚,正式發表跨界聯名企劃——「有形無界 Boundless Within Form」。以超過百種台灣在地食材與醬汁為創作語彙,結合主廚擅長的蒸、煮、川燙 ...2025-09-24 -
台北 W 飯店「Seasons by olivier e.」 迎兩週年!推出全新「Déjà Food」系列麵食料理!
位於台北 W 飯店的現代法式餐廳 「Seasons by olivier e.」 迎來兩週年!為此,創辦人──星級主廚 Olivier Elzer 與台北 W 飯店行政副主廚葉城樂 Chef Lok 攜手推出全新「Déjà Food」系列料 ...2025-09-19 -
東京台湾料理/私廚餐館推薦「神楽坂 La Bonne Cachette」: 將寶島經典小吃注入日式靈魂!
在東京的神樂坂,有一間三樓的小餐館,藏著來自台灣的味覺與回憶。La Bonne Cachette 將台灣經典小吃注入日本當季食材的巧思,讓滷肉飯可以搭配果香清新的日本酒,蚵仔煎也能與白酒交織出輕盈驚喜;夜晚則化身為私廚餐桌,融合法式手法與日 ...2025-09-16 更新 -
韓國單色畫家-昔永浩個展「對話」:展現自然與生命循環的深刻連結!
「『對話』韓國單色畫家-昔永浩個展」將於 114 年 10 月 24 日至 11 月 02 日在文化部所屬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3 展廳展出,開幕典禮訂於 10 月 24 日下午 2 時 30 分舉行,誠摯邀請各界共襄盛舉。 ...2025-09-16 更新 -
MEOVV 日本斑馬線拍攝舞蹈挑戰惹爭議!差點絆倒路人,網友怒批:「民怨偶像!」
韓國新生代女團 MEOVV 近日在日本掀起話題風波,因成員在斑馬線前拍攝舞蹈挑戰而引發軒然大波。這段「日本斑馬線挑戰」影片不僅擋住行人動線,甚至差點造成路人受傷,影片曝光後瞬間登上熱搜,被網友怒批為「民怨偶像」。 ...2025-09-10 -
SOKER 電動二輪專賣店進駐三創!攜手「水原女神」金吉娜揭幕新里程碑!
台端集團今日宣布,旗下電動二輪新零售品牌 SOKER 正式進駐台北三創生活園區,與三創生活園區共享對未來生活的共同理念,以創新驅動更美好的生活體驗,讓消費者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綠能交通所帶來的便利與嶄新體驗。 ...2025-09-04
受到疫情影響,最近大家放假都喜歡往戶外跑,加上前陣子剛好又遇到久違的好天氣,因「抹茶山」而爆紅的五峰旗風景區在 4/18、4/19 週末竟瘋狂湧入大量遊客,將整個山道塞爆,真的超誇張!雖然這陣子台灣的疫情看起來已逐漸趨緩,連續好幾日都零確診,但接下來的五一連假仍不可放鬆警惕,應避免到人潮擁擠的地方旅遊,以防散步踏青變成近距離接觸的「多人運動」,小編也為大家精心挑選了幾個同樣景色優美的登山步道,不要再一窩蜂跑去「抹茶山」人擠人啦!(小編推薦:人氣抹茶山-聖母登山步道怎麼去?交通懶人包)
*出遊時應與他人保持室內 1.5 公尺及室外 1 公尺以上之社交距離;如無法保持社交距離,則應配戴口罩,保護自己及他人。

自從被日籍攝影師小林賢伍拍下一整片翠綠的山頭,並暱稱為「台灣的抹茶冰淇淋山」之後,宜蘭礁溪的五峰旗山便從此一炮而紅,吸引許多人前往朝聖。但想要看到傳說中的抹茶山景色實際上可一點也不輕鬆,需要先走 3.7 公里的碎石道路抵達通天橋,待看見「聖母登山步道」的入口後,真正的挑戰才剛要開始!步道總長約 1.6 公里,整段皆為上坡路,對於初次爬山的新手來說一點也不友善,根本就是非常辛苦!如果你是跟小編一樣的肉腳,不如試試以下這 5 條適合初心者的登山步道,最快甚至只要 10 分鐘就能攻頂,夠容易了吧!(延伸閱讀:想跟鹿玩不用飛奈良!2020 宜蘭一日遊最強攻略,最新景點+在地人私房秘境大公開)
1.林美石磐步道
總長:1.7 公里,時間:60 分鐘(往返)
source:l_y_juan@instagram
source:annyzzztravel@instagram
如果你對抹茶山沒有特別的執著,比起累死人的「聖母登山步道」,小編更推薦到礁溪玩的朋友們去「林美石磐步道」走走!步道全程寬敞平緩,整路都被茂盛的綠樹包圍,沿途處處可見溪流瀑布與峽谷地形,途中 450 公尺處的 U 型峽谷地形還有「宜蘭小太魯閣」的美稱,林務局特別在這架設了木棧道,不只方便行走,拍照起來也超美的!
延伸閱讀:10 頁酒單讓你喝到掛!誰說宜蘭只能文青之旅?跟著編輯整理的「酒吧地圖」 Chill 一下吧~
2.鯉魚山親山步道
總長:1.6 公里,時間:50 分鐘(往返)
source:hybrid0504@instagram
台北的朋友假日想爬山其實不用特地跑去外縣市,別忘了台北可是一座盆地,周圍群山環繞,除了最出名的象山,在內湖還有一座(據說)長得像鯉魚的鯉魚山。在「鯉魚山親山步道」除了可以看到形狀像鯉魚頭的山稜線外,沿途會經過早期由劉洋正老先生創作的各式各樣「小人國」造景,像是萬里長城、總統府、國父紀念館等等,因此這條步道又被稱作「鯉魚山小人國步道」,頗促咪~而登上山頂之後可以俯瞰台北市,又是另外一道風景。(不知道內湖有什麼好吃的?一次吃到中、日、捷、義、法、奧多國美食!)
3.桃源谷步道
總長:1 公里,時間:60 分鐘 (往返)
source:sally.ts@instagram
source:peter0225_photograph@instagram
桃源谷位於山海交會的山稜之上,能一次將太平洋、龜山島、龍洞岬的風景盡收眼底,擁有一整片綿延 3 公里的廣闊草原,還可以看到牛在一旁吃草,草原、遠山與大海相互輝映,宛若世外桃源,所以被稱作是「桃源谷」。前往桃源谷有草嶺線、內寮線、石觀音線、大溪線等多條路線,其中最輕鬆的入門款就是從貢寮出發的內寮線,步道長約 1 公里,慢慢走也只要半小時就能抵達,但如果不小心走到大溪線,你很有可能會爬山爬到懷疑人生~(這裡也有牛:最詳細陽明山花季攻略、必去景點&咖啡廳&溫泉推薦)
4.墾丁龜山步道
總長:1 公里,時間:約 45 分鐘(往返)
source:z1010407@instagram
source:fanwaypa@instagram
到墾丁旅遊除了到海邊玩水,還可以順便爬爬山。位於車城鄉境內的龜山就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附近,海拔高度只有 72 公尺,「龜山步道」坡度平緩,即使是登山新手也能輕鬆攻頂~而登上平坦的山頂便可欣賞到一望無垠的海景,非常療癒,瞬間身心舒暢~各位來墾丁玩的時候千萬別錯過啦!(小編推薦:三天兩夜遊高屏!除了墾丁之外的超充實行程大公開)
5.檳榔四格山步道
總長:0.2 公里,時間:約 20 分鐘(往返)
source:qq_bobo@instagram
source:wu_ben_tang@instagram
最後這條位在台東的「檳榔四格山步道」是本篇最簡單的一條步道,長度只有 200 公尺左右,登頂不用 10 分鐘,只要你的腳沒有不良於行,就算體力再怎麼爛都爬得上去!雖然四格山高度不高,只要走 200 多個階梯就能攻頂,但因為四周沒有更高的山巒遮蔽視線,視野極佳,不僅可以遠眺臺東平原、卑南溪流、利吉惡地形、 中央山脈稜線、知本主山、都蘭山、太平洋,360 度美景盡收眼前,天氣好、能見度佳的時候還可以看到綠島跟蘭嶼,CP 值超高的啊~另外亦可參考:一秒來到峇厘島?2020 台東一日遊、二日遊行程推薦
*出遊時應與他人保持室內 1.5 公尺及室外 1 公尺以上之社交距離;如無法保持社交距離,則應配戴口罩,保護自己及他人。
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如有版權使用疑慮煩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