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向 ChatGPT 詢問「我的詛咒是什麼?」的風潮近期席捲各大社群平台,從 Threads、Instagram 到 TikTok 無所不在。這個看似突兀的問句,竟能引發 ChatGPT 以詩意且富有共鳴的語言回應,讓眾多用戶紛紛留言「太準了吧」、「像被讀心」、「真的會崩潰」,表達對 AI 回答精準度的驚訝。

延伸閱讀:AI 最新全球使用率出爐!多家競爭激烈「DeepSeek」熱度大降!

ChatGPT 回應爆紅!網友集體分享心碎詛咒語錄!

「我的詛咒是什麼?」這句帶著一點宿命感的提問,最近在社群平台上掀起一股熱潮。起初是一位電商從業者在 Threads 上分享了自己向 ChatGPT 提問後得到的回應:「你的詛咒是:永遠比別人早懂,卻總是晚一步被懂」。簡短幾句,卻精準戳中無數人的內心,引起大量網友轉發與討論。很快地,這個問題成了一種默契式的自我探索方式,大家紛紛貼出自己收到的詩意回應,例如「你總是在深夜想太多,卻笑著度過白天」、「你總在最後一刻才被理解,但那時你已經沉默了」,每一句都像從某個無聲的角落走出來,說出了沒能說出口的心情。

ChatGPT「我的詛咒是什麼?」爆紅!網友直喊:「像被讀心」

這股風潮當然也不只有哀傷版本,一些網友收到的回答顯得幽默許多,比如「你的詛咒是孤單時特別想吃鹹酥雞」、「你的襪子永遠只剩一隻」、「你總是比主管還懂事,但永遠輪不到你升職」等等,讓人忍不住笑出來又微微點頭。也有不少人延伸出新問法,像是「我的祝福是什麼?」、「我的超能力是什麼?」、「我的結局會是什麼?」讓 AI 成了某種可以窺探內心的對話夥伴,儘管它只是演算法生成的文字,卻意外成為這世代的情緒出口。心理學家認為,這現象反映出當代人對「被看見」與「被理解」的渴望。透過 AI 的語言模擬,人們得到一種情緒上的回應和陪伴。雖然這些內容未必能真正解決內在困惑,但在快速流動的生活中,它們就像一段匿名的共感文字,提供短暫的安慰與省思。不過專家也提醒,這類文字不應被誤解為命理預言或心理診斷,應該當作一種有趣的創作互動來看待。真正的答案,終究還是得回到自己身上去找。


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如有版權使用疑慮煩請告知。

標籤關聯文章 :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