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廚推薦菜色

在全球飲食文化不斷演進的今日,我們正見證一場由「跨文化飲食」引領的革命性變革。正如《美國時代雜誌》於2024年所預言,「跨文化融合的料理將主導未來趨勢,其中越南料理以其獨特魅力脫穎而出!」成為全球新興飲食的領頭羊。《越越・新越南料理》正是這股浪潮的宣示者與先行者;同時,全球數據也揭示了越南料理在世界飲食版圖中的特殊地位──根據世界肥胖聯盟的報告,越南肥胖率僅3.3%,為全球最低,正是源於越南料理以大量新鮮蔬菜、少油、低麩質為核心的飲食結構。《越越・新越南料理》重新定義台灣人對異國料理的想像,目標不只是開設一間餐廳,而是將越南料理推向台灣主流飲食的第一品牌,以美味料理滿足饕客味蕾的同時,卻不造成身體負擔,成為日常餐桌上的新選擇,寫下台灣飲食文化的新篇章。

以「跨越文化邊界、打造越南料理第一品牌」為品牌精神,《越越・新越南料理》的兩位主理人為典華創辦人二代,由兄弟 Vin 與 Van 攜手創建,融合家族飲食記憶與海外經歷,並邀請越南裔主廚聯手研發菜單,呈現經典越南河粉、重現街頭小吃「越越米紙 Pizza」、創新美味料理「米紙雲朵蝦」、代表台灣元素的「馬告胡椒魚」等多元風貌。空間則以法越融合美學結合自然語彙,透過荷葉、竹編燈飾,營造雅緻而富含文化底蘊的用餐氛圍,顛覆傳統、創新元素,穿越味覺邊界,為台灣越南料理帶來前所未有的新體驗!《越越・新越南料理》將於9/17(三)起試營運,10/31(五)前至店內消費享免服務費優惠,再享任選飲品買一送一。

跨文化記憶,凝聚於餐桌

《越越・新越南料理》由 Vin 和 Van 兩兄弟創立,以家族記憶為經,跨國生活為緯,交織出全新的餐飲圖景。他們是難民二代,來自擁有多元文化的華僑家庭,自幼生活在越柬寮眷村中,深受外婆的影響,從小即接觸並熱愛東南亞料理,外婆常在家中烹製各種家鄉菜,這些味道深深烙印在兩兄弟的記憶中,成為他們對家鄉最深刻的情感連結。成長期間受到加拿大東岸法系文化薰陶,這段經歷啟發了他們將傳統與創新融合,走出自己的餐飲之路與探索之旅。

Vin 與 Van回到台灣後,發現越南料理仍停留於街邊小吃的印象,因此萌生創業初心,Vin提到——「越南料理不只是河粉,希望能打造出讓家庭、好友、商務自在共聚、感受多元文化的精緻體驗。」於是他們以跨文化的飲食記憶,打造屬於台灣的新越南料理,創立了融越南、西式創意與華人餐桌的《越越・新越南料理》。

經典傳承,創新詮釋

研發主廚Amy來自越南,具備跨國、跨文化背景,長期在香港鑽研粵菜與異國料理。因緣際會來到台灣,希望能留下專屬的飲食印記,於是與 Vin、Van 聯手,將跨文化的味覺經驗轉化為「新越南料理」,以大量新鮮蔬菜、少油、低麩質為核心的飲食結構,創造既能滿足味蕾,又能日常日嚐的新興飲食文化。

  • 現沖一口Phở

《越越・新越南料理》承襲經典,更提供充滿創意的料理!「湯底」是越南河粉的靈魂,越越的湯底以牛骨、白蘿蔔、洋蔥與多種中藥材,慢熬一整天,滋味甘醇。這份精華展現在「經典牛肉河粉」、「現沖一口Phở」、「越越牛三寶火上鍋」三道料理中,牛肉軟嫩、湯頭鮮美純粹,重現越南經典風味。

《越越・新越南料理》 經典傳承,創新詮釋 跨越文化邊界 打造越南料理第一品牌
  • 河內烤肉串拼盤

街頭經典方面,「河內烤肉串拼盤」選用雞腿肉、豬梅花以秘製香料醃漬,燒烤至外層微焦、香氣撲鼻,搭配生菜與百香魚露,鹹酸平衡、風味獨特;「鮮蝦煎班燒」則承襲法式可麗餅在越南的演變,將蝦肉、豬肉、綠豆仁與豆芽以薄餅包裹煎製,搭配生菜、越式泡菜與魚露享用,層次鮮明。

《越越・新越南料理》 經典傳承,創新詮釋 跨越文化邊界 打造越南料理第一品牌
  • 魚柳生春捲

越南最具代表性的米紙,也在越越餐桌上展現多樣風貌──「鳳梨魚柳生春捲」以魚柳、鮮甜鳳梨和爽脆蔬菜相疊,蘸上綿滑的特製花生醬,鹹香與果香交織出豐富層次;「越越米紙Pizza」以米紙小火慢烤,鋪上肉末、鳳梨、洋蔥與甜椒,帶來 Q 彈與酥脆的雙重口感;「米紙雲朵蝦」則將鮮蝦裹上蝦漿,再以米紙炸至澎鬆輕盈,宛如雲朵般的外型,搭配微辣的是拉差美乃滋,視覺與味覺同樣驚喜。

《越越・新越南料理》 經典傳承,創新詮釋 跨越文化邊界 打造越南料理第一品牌
  • 椰汁蛤蠣

創意料理中,必點的「椰汁蛤蠣」僅用椰子水、新鮮蛤蠣與香茅烹製,清甜雅致、回味無窮;「焦香椰汁瓦鍋豬」取紅燒肉為靈感,以焦糖、椰汁和魚露燉煮,鹹甜平衡、香氣四溢;「Lúc Lắc番茄牛粒」則結合越南經典與地中海風格,以番茄、紅椒炙烤成醬汁,融合 Shakshuka(北非蛋)概念,展現跨文化飲食的魅力。

除了滴濾做法、加入煉乳品嘗的越南咖啡,《越越・新越南料理》的「河內蛋咖啡」更承載著歷史故事──在越戰時期,牛奶稀缺,當地人以煉乳和生雞蛋取而代之,越越則嚴選越南「中原高地咖啡豆」,覆上新鮮生食級蛋黃與煉乳製成的綿密卡士達,口感與卡布奇諾的綿密奶泡相似,入口香濃滑順,甘苦與甜潤交織,成就獨特風味。

同時,越越也將台灣在地食材融入料理──「馬告胡椒魚」以帶檸檬清香的馬告與特製椒鹽調味,搭配現流鱸魚蒸烤而成,鮮香爽口;至於料理中不可或缺的魚露,更嚴選台灣承襲八十年古法的在地品牌,以南方澳鯖魚、澳洲海鹽與少許糖自然發酵 6 至 9 個月而成,萃取出純淨鮮美的「液體鹽」,提鮮卻不搶味。吃完唇齒依然清爽無負擔,正是越越「日常、日嚐」的料理精神。

越法融合美學的當代詮釋

《越越・新越南料理》重新詮釋越南餐飲空間,將越南文化、法式古典,以及自然人文語彙交織於一室,邁入越越空間即可望見象徵越南的「荷葉池」,整體空間以品牌色為基調,穿插深淺不同的綠色,並以各式的植栽、花圃、泥作帶來室內庭園氛圍,營造出一個既承載文化記憶、又具當代設計語言的餐飲場域,不同的場域設計也滿足了朋友歡聚、家庭、商務聚餐等社交需求。

以泥作砌出的流線感結構形成隱密半包廂區,賦予賓客私密與自在的用餐體驗,靈感取自越南老街的騎樓立面,黑白藤編與大理石桌的組合,則喚起法屬越南期間咖啡館的場景。窗邊優雅的用餐區則以拱形窗,以及六座圓弧設計呈現的天花造型呼應法式古典,也帶有文藝復興的元素,搭配越式籐編吊燈與法式棕櫚葉吊扇,帶來悠閒氛圍;海洋綠與天然木色調構築清新格局,法式骨董陶罐與綠意盎然的植栽陳設,讓空間連結到越南庭院的生活意象,實現東方自然結合法式優雅的空間美學。

比鄰而坐的沙發雅座區域,以小木屋的斜屋頂結構與毛玻璃窗格營造層次,並以植栽與花卉呼應「越南庭院」的生活感,半開放的格局設計,讓空間保有流動感卻兼具隱私,整體用餐體驗像是置身於庭園般悠然自得。絕美的吧台以自然水波般的曲線與綠意色彩,呼應越南熱帶氛圍;綠松石磁磚搭配木質櫥櫃,揉合法式精緻與在地質感,呈現出「當代法越混融風格」,既浪漫又充滿活力。此外,《越越・新越南料理》首間旗艦店更配有三間包廂區,適合家庭聚餐及商務場景,提供高隱私的聚會場域。

越南的十二生肖與華人不同,以貓取代了兔子,成為唯一慶祝「貓年」的國家,越越內部的裝飾掛畫也運用了越南當代插畫家Xuan Loc Xuan的作品,呼應越南「貓」的文化符號.其作品以水彩畫作為主,其中有多幀貓咪與自然景致結合的風貌,妝點空間,令人不禁駐足並徜徉其中。

越越欲試 越嚐越愛

《越越・新越南料理》矢志成為「台灣越南料理第一品牌」,打破僅止於街邊小吃的刻板印象,品牌名稱蘊含「越越欲試、越來越好」之意,象徵持續精進的精神,目前更獲多家百貨商場邀約,未來將以跨文化的美食饗宴,為台灣餐飲帶來嶄新氣象。9/17(三)~ 10/31(五)試營運期間,至《越越・新越南料理》消費享免服務費優惠,再享任選飲品買一送一。




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如有版權使用疑慮煩請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