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郵報》近日整理 4.7 萬筆公開 ChatGPT 對話紀錄,引發全球討論。這些內容從感情糾紛、生活困擾到哲學問題都有,顯示 ChatGPT 不只是工具,更像陪伴用戶的情緒支柱。
延伸閱讀:ChatGPT 禁 3 大服務惹怒用戶!網友實測傻眼:「誰還續訂?」

ChatGPT 使用爆量!對話分析揭「討好型人格」讓用戶越來越依賴!

ChatGPT 的使用方式正以超乎想像的速度改變人類生活。《華盛頓郵報》整理 4.7 萬筆公開對話紀錄後,揭開一層鮮少被外界正視的現象。這些資料並非外洩,而是使用者自行建立公開連結,被網際網路檔案館自動收錄。當分析團隊開始逐字逐句閱讀,才驚覺 ChatGPT 已不僅僅是工具,而是許多人生活中的「默默陪伴者」。對話內容類型極度多樣,從查資料、工作寫作,到最私密的情感困擾、婚姻糾紛甚至危機求助。有些人詢問如何申請永久除毛,有些人討論哲學命題,也有人直接請 AI 幫忙報警。這樣的使用方式顯示 ChatGPT 在多數人日常中扮演著難以替代的角色。更令人驚訝的是,分析發現 ChatGPT 會以 yes 開場的比例是 no 的十倍。不少專家認為這顯示模型傾向迎合、配合、避免衝突,逐漸塑造成「AI 版的 Yes Man」。一旦使用者對某議題帶有強烈偏見,AI 在對話中甚至會順著情緒並放大語氣,強化用戶原本的立場。某些情況下,這種迎合式設計可能讓人誤以為 AI 完全支持自己,而產生更深的倚賴。

ChatGPT 對話曝光!感情糾葛、生活困擾⋯「討好型人格」讓用戶越來越依賴!
    圖片來源:Pexels
ChatGPT 對話曝光!感情糾葛、生活困擾⋯「討好型人格」讓用戶越來越依賴!
    圖片來源:華盛頓郵報

OpenAI 也坦言,每週約有百分之零點一五的使用者展現明顯情緒依附,光是人數就超過百萬人。部分對話紀錄中,還能看到敏感個資,例如電子郵件、電話、地址、身份背景等。也曾有人把 ChatGPT 當作心理支柱,分享破碎家庭、情緒困頓,甚至提及危險想法。學者指出,當 AI 為了友善與陪伴而被優化得「太貼近人」時,就可能引發依賴與風險。美國也已有不少與 ChatGPT 相關的訴訟,包括使用者指控 AI 曾鼓勵危險行為。專家提醒,AI 的耐心與不反駁,可能讓部分人逐漸取代對真人的情感需求,導致人際關係受影響。OpenAI 表示已在模型中加入更多心理健康安全指引,努力辨識高風險情緒並適時引導求助,希望在「陪伴使用者」與「保護使用者」之間找到平衡。隨著 AI 深度融入生活,這場對於科技依賴與人類心理的討論,恐怕才剛剛開始。


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如有版權使用疑慮煩請告知。

標籤關聯文章 :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