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從教師節到國慶連假,接連出現的周休三日讓不少上班族嚐到生活品質提升的甜頭,也因此掀起「周休三日」是否能成為常態的討論。近日有網友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推動周休三日,連署已成功跨過門檻,勞動部必須在 12 月 7 日前正式回應。

延伸閱讀:2025、2026 台灣連假度假穿搭指南!海島、郊外⋯5 大造型提案+必備單品推薦!

周休三日提案再起!專家與網友皆憂「缺工與減薪」問題!

今年多個節日巧遇三日連假,讓不少上班族意外體會到多休一天所帶來的生活品質提升。也因為這種「幸福感太強烈」,近期再次有人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希望正式推動周休三日制度。該提案的連署數在短時間內突破門檻,依規定勞動部必須在 12 月 7 日前給出正式回應。提案一通過,瞬間在 PTT、Dcard 等論壇掀起大量討論,但與外界想像不同的是,留言區的反應幾乎一致傾向悲觀。許多網友直言根本不可能通過,有人調侃「如果周休三日真的成真,我以後不上 PTT」,也有人表示台灣目前超級缺工,企業不可能同意這樣的制度。不少人也說,周休三日聽起來很美好,但實際推動時會讓領時薪或計件工作的族群直接減薪,等於變相降低收入。事實上,周休三日並不是新議題。網友在 Dcard 翻出 2023 年的前例,當時也曾成功連署,但最後仍被否決。行政院人事總處當時提出三大理由。第一,影響層面過廣,涵蓋工商業營運、學生受教權、股市結匯甚至到公共服務,恐全受衝擊。第二,國際上沒有國家在公私部門全面實施周休三日,缺乏成熟模式可以借鏡。第三,相關政策配套不足,恐怕會造成醫療、交通、治安等重要服務運作困難。

台灣週休三日還未通過!連署達標遭酸:「實際推動會被減薪!」
    圖片來源:youworkforthem

勞動部當時也補充,若要正式推動周休三日,勢必需要修正多項法律,且必須建立在高度社會共識之下,否則難以實施。這些實際限制讓網友們普遍認為,儘管連署成功,但政策要落地還是遙不可及。在這波討論裡,也有部分網友提出相對務實的替代方案。例如縮短每日工時、調整彈性上班時間,或採用「週三做到中午」的制度等。有人認為相比周休三日,「一天 7 小時」、「早 9 晚 4」甚至更能有效提升生活品質,也比較不會造成企業反彈或產業鏈斷層。雖然這次連署成功,但從去年的案例來看,周休三日在台灣落地仍有非常漫長的路要走。相較之下,逐步縮短工作日工時,或許會成為更有可能、也更能被企業接受的改革方向。

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如有版權使用疑慮煩請告知。

標籤關聯文章 : #上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