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幾個月之前就不斷有“謠傳”說蘋果將會在 2016 年發布的 iPhone 7 上棄用 3.5mm 標準耳機插口,只保留 lightning 接口(也就是蘋果家的 USB 接口)。我很想說這是瞎扯淡——墳頭草已經三米高的諾基亞說得好:科技以人為本!現有的耳機絕大多數是 3.5 插頭的,我們日常也都習慣了 3.5 插頭理所當然般的存在,你這麼一搞豈不是弄得全人類都彆扭都不痛快,要么不用蘋果要么就得換耳機?你這是反人類啊!這不科學……
然而科學(統計)也一次次告訴我們,自從庫克先生上台之後,蘋果公司就不存在“諜照”、“謠傳”這些說法了,保密協議都跟擦屁股紙似的不值錢,你現在知道的一切,將來都很可能變成真的。
結合蘋果公司近年作派,再加上大量報導和新進展的滲出,我們基本已經可以肯定一個事實:2016 的蘋果新手機上,很難再看到耳機插口了。

取消耳機插口了怎麼聽歌?
因為非理工科出身,本也不是理工類思維,我說話一向喜歡盡可能的拋開術語講通俗點,這樣的,我們用手機聽歌一般需要四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要把數碼文件從儲存文件中提取出來,第二個步驟是把數字信號轉換成人耳能聽懂的模擬信號,第三個步驟是把信號進行放大,第四個步驟你找個能出聲的耳機或者喇叭來插上。
正常情況下,前三個步驟都是由手機負責的,你需要的只是找個耳機或者小音箱(若是用手機揚聲器聽歌的話連第四個步驟它都打包了無需你管)。
但是取消耳機插口改成只能傳輸數字信號的lightning 接口之後,蘋果手機就只管搞定把數碼文件從儲存介質裡提取出來這第一個步驟——接著把信號由lightning 傳輸給你的耳機,你的耳機裡必須得有解碼和運放來完成中間兩個步驟才行,不然這歌你聽不了。
順便又來了個電池問題,如果你的耳機自帶電池那麼重量會加大,且在耳機裡塞很多東西這對於耳機廠商來說是新的設計挑戰。如果你選擇由蘋果手機供電(lightning 是我們充電用的接口嘛,當然也可以送電出來給設備使用)那麼耳機裡可以省去塞電池的麻煩了,至於這樣會對手機的續航造成多大影響,則要視乎具體情況。

對產業會造成什麼影響?
很多,我們來數一數:
1. 首先一定會出現一種轉接口,一頭可以插在lightning 里內置解碼運放,然後另一頭是個3.5mm 標準耳機插口,這樣就可以讓所有3.5 插頭的耳機能被照常使用了。這種插口的難度在於體積不能大否則太累贅沒人用,而且做不好了音質會很難聽,另外需要去買蘋果的MFI 認證。
2. 便攜解碼耳放有可能迎來真正的一春,畢竟從功能性上來說以前這貨真的是可有可無,以後卻可以變身為“準必需品”。試想下:一個背夾電池帶解碼耳放,還有多餘的lightning 備著可以讓人一邊充電一邊用3.5 耳機聽歌?這……近乎某種剛需了。
3. iPhone 還有個問題是蘋果官方的播放器不支持高品質音源,如今小道消息表明蘋果下代將全面高品質音頻化,到時候就看你插lighting 的設備支不支持了。更何況蘋果自己也擺明了要推高品質音源,接下來你就會很湊巧的發現128GB 今後也未必夠用(這TM 是陰謀!)……人家大公司打的都是套路拳,並非心血來潮。
4. 因為lightning 是個數字接口,所以要是直接插耳機的話,這耳機不能再只是一根線兩個喇叭就完事兒對吧,既然要加亂七八糟的東西,那何不把心率啊攝像頭啊阿姆斯朗特迴旋加速噴氣式阿姆斯特朗炮什麼的都裝上呢?——智能耳機這種之前只是鬧笑話的存在,真的有可能就此抬頭,一舉成為最火熱的穿戴設備。
5. 藍牙耳機也會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因為對付蘋果這種搞法,最簡單易行的就是改用藍牙耳機,你丫不給地方插我TM 不插了我隔空YY 你還不行麼!?
消費者們怎麼插?
1. 在用蘋果的不換手機,或者換手機的不換蘋果7(這最省心)。
2. 跟著折騰,等著配套的新銳耳機、包括為此而研發的解碼耳放上市,買TM 的!
3. 就算將來換了蘋果7 也不想折騰,弄個轉接口或者藍牙耳機,圖省事。
為什麼取消耳機插口?也許人家為了讓手機可以更薄(真愚蠢啊,現在市面上很多手機我已經嫌硌手了,都因為要做大做薄而犧牲握持感……);也許人家是為了引領新浪潮(蘋果公司故意耍個性那是家常便飯,也有很多次因此而引領了世界的改革,公司做得太牛逼的話的確是有資格拒絕天下大同的);也許人家是有意識的從根子上為高音質的普及開了條新路。總之這次改變帶來的可能性,很多很多。
對了,剛才說到對產業會造成什麼影響這段的時候我遺漏了一個重要角色:大家都記得蘋果前不久收購了某個耳機品牌對吧?既然是蘋果親兒子,那麼如果我說這家牌子早已在蘋果本部的配合下成系列的研發lightning 耳機,且完善程度必然領先其餘品牌,甚至搞不好還會在iPhone 7 的發布會上一併發出,你們信不?

Beats,幾年來它已經成為了地球銷量最好的耳機品牌,藉著這次取消耳機口的契機,該品牌是會飛躍到其餘品牌徹底難以企及的高峰?還是反而因蘋果這次的動作冒錯了險而被捲入低潮?
一切的一切,我們拭目以待。注:本文作者@耳機林sir,個人微信公眾號“林sir曰耳機”(微信號:linseyueerji),資深耳機燒友,非常不喜歡萌妹子。
本站圖片部分取自於網路,如有版權使用疑慮煩請告知。
標籤關聯文章 : #蘋果
-
iPhone 20 將成史上最貴?Apple 有望全面取消按鍵,並帶來一體成型玻璃機身!
Apple(蘋果)正準備在 2027 年迎接 iPhone 誕生 20 週年的里程碑,許多外國科技媒體都表示,當年預計將推出的「iPhone 20」新機,有望會將掀起史上最大幅度的設計變革──全面取消所有實體按鍵,導入壓力感測與震動回饋組成 ...2025-10-31 更新 -
蘋果 iOS 26.1 RC 版釋出!繁中AI Siri、液態玻璃介面同步升級超有感!
蘋果 iOS 26.1 RC 版正式登場,這次更新亮點集中在 Apple Intelligence 繁體中文支援與即時翻譯功能。台灣用戶終於能以中文直接操作 AI,從文字改寫到翻譯全包辦,加上液態玻璃介面與鎖屏調整設計,更新誠意十足,堪稱果 ...2025-10-30 -
iPhone 17 銷售量出爐!Air 即將減少產量、冠軍是這版本!
蘋果 iPhone 17 系列在台開賣滿一個月,首張成績單正式出爐!市調機構公布 9 月台灣實體通路智慧手機銷售數據,總銷量達 48.1 萬支,較 8 月暴增 33%,銷售額更爆衝 1.8 倍,寫下今年單月最大漲幅。蘋果不僅在銷售量、銷售金 ...2025-10-23 -
iPhone 手機進水怎麼辦?蘋果官方曝 6 招自救方法快看!
北部連日豪雨不斷,氣象署針對 7 縣市持續發布豪大雨特報,不少民眾的 iPhone 在雨天遭殃進水。雖然 iPhone 具備防水功能,但防水膠條並非萬無一失,一旦手機偵測到連接埠有液體,就會跳出警告訊息並停止充電。蘋果官方特別提醒,千萬別用 ...2025-10-23 -
蘋果「液態玻璃」惹議? iOS 26 設計創新引發反彈,透明度調整功能將登場!
蘋果今年在 iOS 26 中大動作引入全新設計語彙「液態玻璃」(Liquid Glass),企圖為操作介面注入前所未有的科技感與未來感。這項設計原意是透過玻璃質感的視覺層次與動態折射效果,營造出更具科技感的視覺體驗。然而實際推出後卻引發不少 ...2025-10-22 更新 -
iPhone 訊息狂跳「尚未送達」!蘋果曝光真相、公布解決辦法!
最近不少果粉在升級 iOS 26 或換新 iPhone 後,發現 iMessage 出現詭異狀況,傳訊息時不斷跳出「尚未送達」提示,原本應該是藍色泡泡的 iMessage 竟然變成綠色的 SMS 或 RCS 格式,甚至收件人顯示的不是手機號 ...2025-10-22 -
iPhone 17 Pro 系列降價了!最新價錢、降價容量版本一次看!
蘋果 iPhone 17 系列上市滿月,市場價格開始鬆動!繼超薄機型 iPhone Air 因買氣不佳率先降價 6% 後,高階的 iPhone 17 Pro 系列也終於出現降價訊號。全台連鎖通路傑昇通信指出,部分高容量 Pro 機型已悄悄調 ...2025-10-21 -
蘋果 Siri AI 版本開發卡關!高層跳槽、進度落後爆離職潮!
蘋果公司原本計劃在明年推出的 iOS 26.4 版本中,讓語音助理 Siri 內建 Apple Intelligence 系統,賦予生成式 AI 的處理與理解能力。然而這項被視為蘋果在 AI 競賽中翻身的關鍵計畫,如今卻傳出開發進度不如預期 ...2025-10-21 -
M5 MacBook Pro 歐盟版不再附充電器!蘋果曝光真相原因!
蘋果全新 M5 晶片正式登場,首波搭載的 14 吋 M5 MacBook Pro 卻爆出驚人消息!歐盟和英國販售的版本盒裝內竟然不再附贈充電器,僅保留充電線,讓不少果粉傻眼。相比之下,台灣等其他國家依然會附上 70W USB-C 充電器,這 ...2025-10-17 -
iPhone 17 Pro 宇宙橙變玫瑰金!災情曝光網笑:「該擦防曬了!」
蘋果最新旗艦 iPhone 17 Pro 才剛上市不到幾週,就爆出讓果粉崩潰的變色災情!近日在美國論壇 Reddit 上,有網友哀號自己入手的新色「宇宙橙(Cosmic Orange)」居然被曬成「玫瑰金」,讓他傻眼直喊「我買的不是粉紅色手 ...2025-10-17 -
iPhone 18 相機鏡頭攝影規格升級!傳加入「可變光圈」媲美單眼!
蘋果(Apple)預計在 2026 年秋季推出的 iPhone 18 系列,即將迎來史上最顛覆性的相機升級!外媒爆料指出,蘋果將首次導入 「可變光圈鏡頭」,並採用全新「超彈性薄膜光圈」技術,能實現 100% 物理遮光 與近乎完美的圓形開口, ...2025-10-17